近年来,央视2015春晚面对的舆论压力之大,非是局内之人不能感同身受。一些批评的声音,尖锐甚至刺耳得让人无法接受。在这样的情境下,如果还停留在上个 世纪的甜蜜回忆中,再生出一点委屈甚至逆反心理,很容易得出与其吃力不讨好不如不去办的结论。所谓“学会在批评下工作”,在这里就指向于,既要正确定位春 晚,也要正确面对声音。
春晚地位的式微,很大程度上是时代发展的结果。在前互联网时代,人们没有多少娱乐选择的空间,那时春晚的空前成功,既有本身品质的原因,但也不能忽 视人们没有其他选择、只能选择春晚的大背景。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,面对文化多元、选择多元的社会现实,连电视都成了“传统媒体”,观众又怎么可能吊在春 晚这棵树上?可以讲,春晚的式微,观众的流失,是发展的必然,甚至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。
一方面,在新事物的冲击下,春晚的式微不可避免,另一方面,春晚的创作思路似乎还停留在过去,并没有表现出与时俱进的一面,甚至在某些 方面还体现出退步。这些年来人们对春晚的批评集中在三点上,一是“老”,有些“老脸”让人“审美疲劳”,而且没有亮眼的新节目、新突破;二是“板”,节目 形态板结化,有些质量还在下降,相声小品尤为明显;三是“利”,商业味太浓,甚至有些节目有些演员的亮相都透着利益交换的味道。“骂春晚”证明还有人看春 晚,证明公众对春晚还有期许。如果连一声骂都听不到了,春晚恐怕也就真的成了一场“奢华的游戏”,只剩下自娱自乐、自欺欺人。不管从哪方面看,停办春晚都是“最差的选择”。
面对时代的发展以及公众的声音,春晚应该向何处去?问题在这里,答案也在这里:从批评声里汲取智慧,顺应这个时代的变化,寻求最大公约数,开门办春 晚,在节目形态和内容上来一个大突破。在这其中,停办春晚也是一个选择,但这是最差的选择,是没有搞清春晚的定位,是不懂时代不懂观众作出的矫枉过正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xtnew.com/chunwanxinwen/113686.html
上一篇:春雷“中国的世界级高音天王”春晚出名
下一篇:11届2015春晚谁掌勺只有2005年拖到了9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