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提示:新闻报道的架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,但是内容更新了,一些“文革”中乃至“文革”前的“铁案”,被一个个推翻;很多长期以来视为“禁区”的新闻报道领域,被一个个突破;一些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思想观念,被质疑乃至抛弃。过去不能报,不敢报的事件、人物、观念,得到了肯定性的报道。传媒的这些报道,反过来推动着社会的变革,改变着公众的观念。
本文摘自:人民网,作者:陈力丹(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、国务院学位委员),原题:《传媒推动社会思想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》
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,中国的大众传媒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。
解放初期的新闻报道方式,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报刊工作的经验。不过,那时新闻报道的风格还是颇为清新、朴素,没有一定之规,充满了对生产建设的热情,以及对党、党的领导人的热爱。
1954年前后,中国的新华社、各级党报、广播电台对口对级地全面学习苏联,走出去或请进来,十分频繁。苏联当时公式化的新闻报道方式,甚至包括社论的版面位置、消息结构和话语、编播顺序等等,均不走样的学来,中国大学的新闻学教材即《联共(布)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新闻班讲义汇编》(多本)。
1956年5月,刘少奇对这种机械学习有所批评,但是苏联的报道方式仍然较长时间影响着中国的新闻报道方式。
1957年以后,党中央在指导思想上发生持续20年的“左”倾错误。这种外部环境也影响到中国传媒的新闻报道方式。在行文上,大批判的话语逐渐升温。
1966-1976年“文革”期间,中国的传媒遭受到空前的劫难。报纸大部分停刊,1967-1972年全国报纸持续五年只有40家左右。全国性报纸《大公报》于1966年9月停刊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电视台实行军管。北京电视台1967年一度停播。
1976-1978年的中国传媒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,传媒的内容与“文革”期间的内容具有质的变化,但就新闻报道方式而言,尚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,同构异质。例如成为历史转折点标志的《人民日报》1978年11月16日242字头条消息《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》:
中共北京市委宣布(肩题)
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(主题)
【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】中共北京市委在最近举行的常委扩大会议上宣布,1976年清明节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,愤怒声讨“四人帮”,完全是革命行动。
会上宣布:1976年清明节,广大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,完全是出于对周总理的无限爱戴、无限怀念和深切哀悼的心情;完全是出于对“四人帮”祸国殃民的滔天罪行深切痛恨,它反映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愿。广大群众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、愤怒声讨“四人帮”,完全是革命行动。对于因悼念周总理、反对“四人帮”而受到迫害的同志要一律平反,恢复名誉。
这条消息基本是一种政治表态,没有确切的事实细节,充满政治术语和形容词、副词。由于当时人们的兴奋点在于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,对此的感觉被暂时忽略。
以典型事件报道和评论,推进全社会的思想解放
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“以阶级斗争为纲”转变为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,这个治国方略的重大变化,需要各方面的思想解放。当时,中国的传媒在推动社会思想的解放方面,成为思想上的中心。从新闻报道方式的角度看,传媒仰仗的仍然是以往政治思想上的强势,从而成为反映党内思想斗争的窗口。新闻报道的架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,但是内容更新了,一些“文革”中乃至“文革”前的“铁案”,被一个个推翻;很多长期以来视为“禁区”的新闻报道领域,被一个个突破;一些被奉为金科玉律的思想观念,被质疑乃至抛弃。过去不能报,不敢报的事件、人物、观念,得到了肯定性的报道。传媒的这些报道,反过来推动着社会的变革,改变着公众的观念。
报:包产到户
1979年3月7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《农业劳动报酬联系产量计算的调查》,介绍安徽一些社队实行“定产到组、责任到人”的做法。显然,这个观点受到某位领导同志的批评,《人民日报》执行指示,于3月15日头版发表一封读者来信,“编者按”中指出:不能从“队为基础”退回去,搞分田到组;包产到组,已出现的地方要坚决纠正。结果引起正在试行包产到组、包产到户地区的人心波动和强烈反对。
3月30日,《人民日报》又发表一篇《正确看待联系产量的责任制》的署名文章,批评3月15日读者来信的看法;同时在“编者按”中承认:3月15日编者按的提法有些不够准确,今后应当注意改正,不同意见可以继续讨论。
5月16日,《人民日报》头版头条全文转载《辽宁日报》记者范敬宜所写的述评《莫把开头当“过头”》,加了一个很长的编者按,按语全文如下:
党的三中全会精神,有力地推动着各方面工作向前发展,受到广大群众、干部的热烈欢迎。但是,正如《辽宁日报》记者写的这篇述评所说的一样,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、政策,如尊重生产队自主权,在基层才刚刚开始贯彻,有些同志就叫嚷什么“强调自主权过头”了。有一部分县社干部搞瞎指挥,搞强迫命令搞惯了,现在老办法行不通了,就大喊什么下面“不听指挥”呀,“乱了套”呀。究竟自己指挥得正确不正确?下面的意见有没有道理?根本不去了解。还有一些领导同志,对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、政策,本来持怀疑态度,甚至有抵触情绪,自己又不深入调查,看看群众和基层干部在想些什么,实际情况是怎样,一听到有人叫“过头了”,自己也跟着叫起来;或者把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属于支流的问题当做主流。这说明一些同志的思想仍然处于僵化或半僵化状态。要改变这种状况,最好是这些同志自己到基层走一走,听一听群众和干部的呼声。作为新闻工作者,要像《辽宁日报》记者范敬宜同志那样,多搞一些扎扎实实的调查,用事实来回答那些对三中全会精神有怀疑、有抵触的同志。
《人民日报》的转载和肯定,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全文广播,中央三大媒体的联动,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的改革。而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《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》(1号文件),仍然要求“各级党的领导应向干部和群众说明,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,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,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”。显然,这一次的传媒认识超越了此后的中央文件。1983年底,全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达到了99.5%,其中97.8%实行大包干。大包干成为我国农业经营的最主要方式。
报:允许雇工
1981年5月29日,《人民日报》二版头条发表题为《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》的报道,叙说了广东农民陈志雄承包鱼塘和雇工的问题。编者按写道:
农村许多社队在统一经营的前提下,实行了各种形式的专业承包责任制,效果很好;在多种经营方面,效果更显著,它把农村里很多被埋没的“能人”解放出来了。他们的才能得到社会的重视,有了施展的机会,既增产了物质财富,发展农村商品生产,也使集体和个人增加了收入。实践证明,党中央提出的发展多种经营要发挥集体和个人两个积极性的方针,是完全正确的。
新情况给我们提出不少新问题,需要我们按照党的三中全会提出的方针、政策,在实践中认真探讨,以求得正确解决,使广大社员做到各尽所能。
该报以《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》为总标题,开辟了一场持续到8月30日的讨论,共发表文章21篇。当时安徽“傻子瓜子”经营者年广久雇工问题也引发关于个体经营与社会主义方向的争论。他们的举动,“触动了当时意识形态最敏感的神经:在社会主义国家,是否应该有以往被视为带有剥削意味的‘雇工’的存在”?而1980年中央75号文件明确规定:“不准雇工”。①这场讨论,引发广东省领导人任仲夷首先在全国对私营企业雇工的调研与开放。“广东的态度,为私营企业的雇工政策撕开了第一道很小很小的、却决定了中国私营企业命运的小口子。”②而《人民日报》的引导,对这条小口的撕开,起到了重要的杠杆作用。
1987年的中央5号文件,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,私营企业的雇工人数被彻底放开。
报:坚决否定“文革”
《人民日报》1984年4月23日的评论员文章《就是要彻底否定“文革”》,影响全国,有力地捍卫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。1984年4月3日,《光明日报》刊登记者来信,报道在“文革”中搞的持续一个多月的“活人展览”的杭州大学地理系个别人,至今坚持错误观点不改,该报记述道:
七位老教师被当做“牛鬼蛇神活靶子”,在展览馆“展出”。他们用极端侮辱人格的办法来丑化这些老教师:胁迫有的教师穿上长袍马褂,头戴瓜皮小帽,腋下夹着账本,化妆成地主;有的身著旗袍,足蹬高跟皮鞋,涂脂抹粉,化妆成资产阶级太太;有的脖子上挂着串起来的卡片,一手拿剪刀,一手拿胶水,冠之以“不学无术的反动学术权威”;让当时的系主任打着黑伞,象征“牛鬼蛇神”保护人,封之以“活阎王”的绰号。他们还专门派讲解员,用侮辱性语言讲述这些同志的所谓“罪状”。
《人民日报》就此事件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,写道:
在我们国家的政治大舞台上,“文化大革命”这出闹剧已经谢幕多年了。但是,在生活中的一些旮旮旯旯里,少数人有时还要掀起一点“文革”的余波微澜。
……参与这一事件的个别人,至今仍然认为这种摧残知识分子的做法是正确的,是“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,实事求是做耐心过细的思想工作,以政策开道,严禁逼供信,启发他们讲清楚自己问题”的。
这散发着“文革”霉味的语言,不正反映出“文革”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并没有推倒吗?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》明确指出:“‘文化大革命’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的革命或社会进步。”这个结论,反映了全党、全国人民共同认识。对“文革”就是要彻底否定。不彻底否定“文革”的那一套理论、做法,就不可能有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就不可能有政治上安定团结、经济上欣欣向荣的新局面。
这篇文章一发表,很多人给报社打电话、写信称赞文章写得旗帜鲜明、有的放矢,很多单位把它作为整党(当时全国性整党,清理“文革”中的“三种人”)的重要学习材料。该文被评为全国1984年好新闻七篇特等奖之一。当时关于这一评论的评论《表达亿万人民的心声》写道:“《就是要否定‘文革’》的发表,澄清了思想政治领域中出现的一股迷雾,指明了统一思想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的方向。抓住全党全国人民这个最关心的问题,说出了他们最想说的话,推动了时代的前进,就是这篇评论之所以成功、之所以受欢迎的根本原因。”③
报:肯定租赁企业
1987年6月12日至7月23日,《经济日报》以“租赁企业究竟姓‘社’还是姓‘资’”为题,开展了40多天的大讨论。这个被称为“关广梅现象”的讨论成为新闻报道触及改革中难点的先声。报道的按语写道:
关广梅——本溪市八家租赁商店的承租人,每租一家都面貌改观。可是,却有人说她走的不是社会主义道路。她建议本报开展讨论——
租赁企业究竟姓“社”还是姓“资”?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xtnew.com/chunwanxinwen/36177.html
上一篇:80年代:激情燃烧的岁月
下一篇:春晚:究竟谁在看?2016春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