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和越南十二的选择与排列的差别只有:与地支“卯”相对应的生肖,前者是兔,后者是猫。中国的文化传入越南以后,为什么“兔”变成了“猫”了呢?
1. 有人猜测“卯”与“猫”同音,以至传到越南时“卯年”误听为“猫年”。这种说法不无道理。其实,这种变异或叫“错误引进”现象,在现代越语中例子很多。越语中至少有60%以上的词汇为汉语借词,其中不乏借错意思或产生变异的情况。如汉语中的“困难(kh?n n?n)”一词,到了越南语中成了骂语(混蛋,坏蛋,无赖);汉语的“舅(c?u)”,到了越语中生出了“父亲”、“少爷”等新的意思,乃至成为男女青年之间昵称。雒越人是越人(京人)的祖先,雒越人的部族首领应该叫或雒王(L?c v??ng),可到后来却叫成了“雄王(Hùng v??ng)”,此乃“雒”字与“雄”相似,以至于读错,后来也就将错就错了。
2. 十二生肖传入越南时,当时越南尚没有或者极少有“兔”这种动物,因此用“猫”来代替,“兔”也就成了“猫”了,这当然和这两种动物的生活环境有关。因为兔的习性是耐寒怕热,喜干燥,怕潮湿,成兔能耐过零度以下的低温。兔的汗腺不发达,不能以出汗的型式来调节体温,所以当外界气温过高时,兔常爬卧地上,利用地面传导来散发热量,或者增加呼吸次数,利用呼气带出热量。兔子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是32oC ,而猫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是52oC。越南位于低纬度地区,属于热带季风气候,常年气温高,空气潮湿,不利于兔的生存;中国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,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,适于兔生长。可见兔子生活在纬度高些的地方。以猫代替兔表现了越南人选择自己所熟知的,与日常、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。
3. 越南人认为十二生肖中既然有鼠,也应有猫,猫能克鼠。这反映了他们的“生态平衡”观,体现了早期人类与动物的亲善关系。